2013年上半年,经济与管理系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进一步更新职教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以发展兴校为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在内涵建设方面突出了四大特色。
一是重视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突出育人特色。该系党政领导班子一直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努力提升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水平。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必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奋进,严格执行教师行为规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托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突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职业规划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学生文体活动、板报展览、技能大赛、篮球比赛、“爱学校、强专业、展未来”主题演讲、庆五.四“我的中国梦”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坚定信念,自觉养成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根据经管系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了以“诚信---为人之本”为主题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培养诚信意识,珍视诚信价值,建立诚信档案,引导学生在校诚信求学、在企业诚信实习,在社会诚信做人,使学生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和意志品质的训练,新生在全院军训中获得“军训先进连队”的荣誉称号,李呈琛、余虹两位辅导员获“优秀辅导员”称号,会计电算化2012级1班的董星、王丹同学,会计电算化2012级2班的许煊同学,2012级五年制会计电算化班何天柱同学被评为“军训优秀学员”。
二是树立全新职教理念,突出实践特色。该系把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工学结合、学以致用作为教改方向。通过到湖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进行相关专业社会调研,组织学习职教发展新理论,修订完成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五个专业及会计、旅游两个五年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制定任务,专业课程实现了“课证融通、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教学采用“三段式”模式,即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全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在扩大实训室多功能效用,组织完成了《成本会计》、《税收实务》、《审计学原理》等所开课程的课内实训及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合理提升校外实训比例,认真做好阶段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聘请具有执业资格的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师作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与实践指导。在汉中市“全国最美油菜花海节”期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除做旅游门市接待、旅游营销外,还带团一百多个,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进行了极具挑战性的阶段性实训。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之一西安曲江饭店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受到饭店的好评。在陕西省首届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上三名同学取得了第4名、15名、24名的好成绩。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双师”特色。该系大力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认真组建专业群教学团队,加强在职教师的实践实训锻炼,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该系具有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国家一级审计师、导游证书等“双师型”教师30余名,已占到该系专业教师的一半以上。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实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按照教学常规要求落实好每位教师教案、上课实训、作业批改等规范化教学项目内容。加强系教学督导功能,认真对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督导和质量监控,做到日情况及时报告和周末汇总通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项问题研讨及座谈会等,加大课题立项与课程改革力度。同时注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动员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各项活动,外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四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突出服务特色。该系牢固树立一切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理念,建立和完善了班主任(辅导员)工作QQ群、班级学生管理QQ群等学生动态管理平台,做到了信息快递、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学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建设发展信息。设立了“共青团员文明监督岗”,及时发现并制止校园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树新风、扬正气,建立起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自律模式。按照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完成了近200名学生的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及校内奖学金的评定、报批及发放工作、44 名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个人申请的民主评议、资格审查和复查工作、129名学生入围陕西省“雨露计划”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计划排查上报工作。成立了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关心指导毕业生就业,调动广大教职工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做好毕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推荐。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导游从业资格证、初级导游证等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工作,努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张飏 吕相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