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示范教研活动

2025-10-16 庄婷 点击:

2025年10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513会议室举行示范教研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集体教研活动作为示范样板,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到场观摩。

会上,开展了“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红色研学分享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仲柏弘老师以“在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之间”为主题作分享。他从“初抵圣地:从理论高地到实践原点的震撼”“深入探访:在历史现场感悟延安精神的深邃内涵”“内化反思: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育人的时代使命”三个方面,阐述了研学感悟,重点汇报了初到延安时的思想触动,并结合实地参观,深入交流了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以肩负起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前三章集体备课任务的刘逸文、华欣、姚文婷三位教师,分别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三个专题,系统阐述了各自的备课思路,并重点分享了如何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刘璇结合教学实践,对集体备课情况作了阶段性总结。她指出,在课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当前课程内容体系已日趋完善,整体逻辑与教材核心脉络契合。面向下一阶段工作,她提出三项优化方向: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剖析深度,提升教学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二是围绕教学重点对现有教学素材进行系统梳理与精准更新;三是强化问题意识,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设计,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最后,刘璇就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教研室近期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尚云指出,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更是一次集体备课模式的生动示范,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她强调,必须将“事前充分准备、事中高效协同、事后全面反馈”变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集体备课从“阶段性活动”向“制度化安排”深化,从“经验型组织”向“常态化运行”转变,使其真正成为驱动学院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引擎。(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庄婷 图/柏茵审核:尚云)编辑/郑韵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