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组宣部对医学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董玉珺、院长李敏艳进行专访,她们向记者阐述了医技学院2022年“干什么、怎么干”。

主持人:请问董书记,医技学院2022年如何发挥好党建在团学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具体思路是什么?
董玉珺: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医学技术学院牢牢树立“三全育人”理念,注重把握学院内在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探索构建具有医技学院特色的微观一体化育人体系。具体来讲就是:一是明确目标,始终把握好育人方向。以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落脚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响应学院“双高建设”“提质培优”的总体部署要求,按照“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引导为主、服务为魂”的工作思路创建以党建七引领的模式提高育人实效。党支部引导教师以思想政治教育、校史校训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优良学风教育、文明修身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和疫情防控教育7个内容为核心,围绕学院学工部、团委的主题活动目标,着力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开展以课程思政开修身立德之门;以技能竞赛促专业培养之智;以文体活动育活泼强健之体;以医学专业蕴生命教育之美;以劳动实践显白衣天使大爱等系列活动,将爱国教育、民族自信、专业自信、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敬畏生命和救死扶伤等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主持人:请董书记围绕“三全育人”和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聚焦学生成长成才,谈谈医技学院在2022年有哪些具体做法?
董玉珺:新一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着力抓好五个“精”,力争提亮五个“度”:一是思想引领精深化,提升育人高度。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二是管理服务精细化,提升育人力度,继续依托“四进两联一交友”和“三部联查”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各类学生教育活动;三是资助工作精心化,提升育人温度,围绕各类奖助贷补工作,强化学生的感恩教育和爱国爱党爱校教育。四是心理工作精准化,提升育人深度,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完善“一人一档”制度,形成点对点的关注帮扶教育矩阵。五是工作品牌精品化,提升育人亮度,通过“教学实践进社区”、第二届“风筝节”“心理趣味运动会”“校园安全小剧场”“才艺云舞台”“不负“寓”见,感恩相遇”、解剖图谱大赛、手机入袋清朗课堂、“朗读浸润心灵,经典点亮人生”经典诵读、书法比赛、书签设计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育人亮度。

主持人:请李院长谈谈医技学院2022年工作将重点围绕哪些方面开展?
李敏艳: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学院“双高”院校建设的奋进之年。医学技术学院将重点围绕学院中心工作,落实“12345”工程。“1”是一个中心,即以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为中心;“2”是两个抓手,即抓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队伍建设;“3”是巩固拓展“教风、学风、工作作风”三风整顿成果;“4”是围绕“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计划任务,做好医技学院四个专业内涵建设;“5”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教师是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群体和生力军,医技学院师资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年轻化。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有活力、有激情,但是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引导,为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医技学院将在2022年继续完善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制度》,设定“一人一策”的“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和积分制,帮助青年教师从备课、教风、教态、教法,及参与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科研项目等方面迅速成长。
主持人:请问李院长,医技学院2022年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将会进行哪些有益的探索呢?
李敏艳:医技学院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等方面,致力于打造社区服务、医疗扶贫的特色项目“医路有我,教学实践进社区”。该项目使技能锻炼、社区服务、医疗扶贫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形式,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青年学子“筑梦、逐梦、圆梦”的重要体现。项目紧扣“教学、实践、公益”三大主题,抓住大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契合点,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实践原则:即技能实践与课程相结合、技能实践与活动相结合、技能实践与公益相结合。近年来,通过该品牌活动,学生在全国检验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三等将十余项,康复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2022年,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将继续设置专业化的服务项目,结合“科技之春”活动深入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提升相结合,发挥专业特长,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技能水平。
主持人:同两位领导的交谈,让我们对医技学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期待医技学院踔厉奋发、聚优做强,为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高素质医学技术人才作出更大贡献。谢谢书记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