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党支部到宁强县阳平关镇酒房坝村开展校地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国海,党政办支部支委、部分党员和阳平关镇酒房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彦宏与村支部书记、主任马祥平以及村支部两委班子成员等2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委员、机关党总支书记、党政办主任晏继红主持。

签约仪式上,党政办党支部书记李明峰、酒房坝村支部书记马祥平分别介绍了支部的基本情况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互相交流了党建工作经验,并代表支部签署了《校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书》,党政办支部向酒房坝村支部捐赠了学院编印的党风廉政建设枕边书《居廉让之间》。座谈会上,党支部各支委就支部共建措施、方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对后期共建措施的落实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就强化党组织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谈了各自的想法。杨彦宏介绍了酒房坝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阳平关镇政府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先后作了补充说明,就乡村振兴工作现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晏继红主持签约仪式时表示,此次校地支部结对共建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安排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的务实举措,是学院与酒房坝村共同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桥梁。双方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了解对方所困所需,细化结对共建举措,推动结对共建协议内容落实落细,促进双方在结对共建活动中互惠互利,共同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张国海作了讲话,对学院党政办党支部与酒房坝村支部达成校地支部结对共建共识并顺利签订共建协议表示祝贺。他表示,此次开展校地支部结对共建既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实践,也是扎实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有关要求的实际行动,还是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促进村支部规范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次有益尝试。他指出,学院包扶宁强县阳平关镇酒房坝村以来,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实施“八大帮扶”措施,为助力酒房坝村打赢脱贫攻坚战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学院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驻村力量,选派了熟悉农业、养殖、医疗等方面工作的职工到村工作,扎实做好驻村干部“压茬交接”。同时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根据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和区域重点产业布局,成立了包括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在内的四个产业学院,下一步将联合政、校、企等,共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力量支持。希望双方以此次结对共建为平台,立足各自工作实际和特点,有效整合双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在新时期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双推进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效、新的进展和新的胜利。
张国海在总结讲话中对驻村工作队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深入调研建台账。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用脚步丈量土地”的作风,广泛听取村民、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后形成问题清单和措施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二是要善于思考主动为。要进一步发挥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优势,认真研究政策文件,及时形成专项调研报告,在道路硬化、产业扶持、村貌改善等方面,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三是要遵守纪律善作为。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自觉服从村两委的管理,积极融入、参与乡村治理工作,大胆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工作献智献策。

会后,张国海深入帮扶户走访,亲自把学院的关怀送到农户家中,实地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了解农户家庭收入、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并鼓励大家勇于克服困难,大力发展产业,努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据悉,协议期内校地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校地联动”的原则,通过开展组织共建、强化学习互动、开展特色活动、加强经验交流、推进资源共享等五方面活动,不断增强校地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实现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发展,不断提升校地基层党组织发展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党政办公室 邵伟)编辑/郑韵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