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举国上下正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有一种精神叫南丁格尔,有一种担当叫救死扶伤,在和平年代,面对疫情、面对病人的紧张与不安,医护工作者们迎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奔向前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缠斗、与疫情较量。
汉中职院护理学院学子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战“疫”,自发、科学、有序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加入到防控一线、城乡基层防护网络中,合力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体系。率先垂范,传递正能量,充分展现了汉中职院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驰援武汉、守护生命
孙小棉,2005届三年制护理1班毕业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护士,支援武汉初期在武昌医院工作,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于2月3日入驻武汉火神山医院驰援,紧张繁重的工作,不容她有空余时间和大家一一分享近况,在朋友圈报过平安后便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
姜群,2008届三年制护理1班毕业生,汉中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护理主管护师,是汉中市首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一,1月26日出征援鄂,目前在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监护病区支援。
张吴茜,2016届三年制护理8班毕业生,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在得知需抽调1名护士加入汉中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时,于2月2日主动请缨前往武汉,目前被分配到武汉协和医院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为方便工作,他们这批医疗队成员均已剃掉头发。她说:“祖国需要我,我愿负重前行,我清楚即将面临的困难,但我绝不退缩,我愿和同行们一起不畏生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赵杨,2017届三年制护理3班毕业生,汉中市3201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作为汉中市首批驰援武汉的医疗团队成员,他于1月26日出征援鄂,目前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危重症1组支援。在他的日记中写到:“不能让大家失望,也不能让自己失望,努力保护好自己,不畏惧疫情,全力以赴。”

孙小棉(左上图);姜群(右上图);张吴茜(左下图);赵杨(右下图)
坚守一线、防控疫情
白智灵,2018届五年制护理12班毕业生,工作于神木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目前在当地政府设置的隔离区进行护理工作。她说,“每天要入户监测武汉返乡人员的体温,管理密切接触者,一开始时挺害怕自己被感染的,但投入进去后发现根本顾不了那么多”。
任锴,2018届三年制护理2班毕业生,就职于汉中市精神病医院二病区护理岗位。现承担发热门诊留观病区护理工作。他坚定地说道“不怕困难,不畏惧,因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热心护理每一位就诊病人,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陈文芳,2019届三年制护理3班毕业生,勉县县医院普通外科护士。1月31日被调往发热门诊工作。她表示“虽然我的工作经验不足,但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杨佳敏,2019届三年制护理3班毕业生,勉县红十字医院护士。目前在发热门诊预检病人。她说:“我坚信在这个春天涌动着战必胜的强劲力量,以及击退病毒的决心和热爱生命的信念”。

白智灵(左上图);任锴(右上图);陈文芳(左下图);杨佳敏(右下图)
立足基层,尽职尽责
张凡凡,2019届三年制护理3班毕业生,社区卫生院的1名基层护士。1月26日被调遣至旬邑县和彬县交界处,联合交通局和路政为过往路人筛检体温,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消毒。她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已冲向一线,共克难关,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李振秋,2017级三年制护理2班学生,因疫情提前结束实习,后自愿申请加入村委会冠状病毒防范排查工中。挨家挨户的摸底排查,配比喷洒酒精、84消毒液,监控免疫力低下的老人,争取尽最大努力保障村民安全。
王珊珊,2016级五年制护理2班学生,疫情出现后作为志愿者在南郑区黄官镇交通要道进行出入人员的排查,负责筛查体温、登记信息及消毒工作。

张凡凡(左上图);李振秋)(右图);王珊珊(左下图)
目前已获悉,此次“抗疫之战”,护理学院已有11名毕业生及在校生先后奔赴各个抗疫、防控前线,他们中有4人驰援武汉各家医院,3人在汉中各家医院发热门诊留观区工作,1人在隔离区护理病人,还有3人在基层检查点预检发热病人。(护理学院 毕晶)/编辑 周泽 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