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度的扶贫工作中,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汉中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精神,充分发挥我院专业优势和人才资源,扎实开展智力扶贫,在产业扶贫上大显身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驻学院帮扶村——宁强县阳平关镇酒房坝村第一书记黄庆林老师,根据该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气温低、环境无污染的特点,改变过去“帮扶就是给钱送物”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酒房坝村海拔高,气温低,环境无污染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通过内引外联,积极联系校内专家实地调研培训讲课,会同村组干部,积极引进四川蔬菜销售经纪人,来该村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共同打造了阳平关镇首个高山蔬菜种植基地,首次发展了500余亩高山反季节包包菜,取得了每亩投资600元,平均亩产蔬菜上万斤,纯收入3000元的显著成效,涌现出了王付军、陈静、刘正田等贫困户靠种植蔬菜一项就收入超过5万元的大户,王业强、王富军等贫困户靠种植天麻收入超过两万元的致富典型,极大地鼓舞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2016年12月19至21日,学院两位种植技术专家王文军、黄庆林,再次来到帮扶村,为当地干部群众50多人举办了即将开展的地膜洋芋、段木黑木耳栽培产业项目培训。王文军老师针对高山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详细讲解;黄庆林老师就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市场前景、菌种选择、接种养菌及出耳管理的最新技术进行了培训。

室外雨雪交加,室内其乐融融,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培训活动还吸引了汉源镇、青木川镇的两个种植户前来听课学习,准备来该村投资租地,发展产业。宁强县农业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住房保障中心、阳平关镇政府等领导在百忙之中也亲自到会指导。扶贫工作队帮助该村从农技部门联系调运了40吨中薯5号、荷兰15等优质高产马铃薯良种,还将帮助该村积极引进适销对路的马铃薯、青笋、儿菜、大头菜等新品种。(农林科学与技术系:文/黄庆林、图/陈建军)编辑/祖萱、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