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职院护理系召开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汇报会

2016-10-14 霍枚玫 点击:

2016年10月11日下午和12日下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在本系教学楼505教室召开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汇报会,会议由护理系副主任姚荣中主持,该系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课程负责人王娅茹对所负责的《母婴护理》课程改革建设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母婴护理》是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的重组课程,打破原有的课程设置,使课堂教学更符合母婴护理的实际护理规律和护理流程。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教、学、做三位一体,知行合一的教改方式,使校内教学、临床实习、顶岗实习做到有机结合,使学校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延续和提升,更有利于培养出更具岗位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教改成果突出,多次获得省级和校级奖项。

课程负责人赵俊对所负责的《社区护理》课程改革建设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汇报。《社区护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课程重构及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两方面,通过对社区实际工作调研、职业能力的分析,将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将原有的专业学科教育转向为职业学科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社区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课改成效显著。

课程负责人马春丽对所负责的《基础护理》课程改革建设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基础护理》的课改以护考为主线、融入和突出了临床新技术和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加大实训课程力度、全天开放实训室、引入考核常态化和技能比赛等多种措施,使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在陕西省高职护理技能竞赛中取得的良好成绩也是课改成果的体现。

课程负责人华嘉志对所负责的《儿童护理》课程改革建设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儿童护理》课程依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趋势,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育儿”和“儿科护理”两部分,五个项目,22个任务,同时基于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通过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利用“知信行”模式理论,帮助学生通过掌握护理工作的相关知识点,产生要完成好工作的信念,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实际临床工作能力。

课程负责人贺晓莲对所负责的《健康评估》课程改革建设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健康评估》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采取课堂提问“书面化、公众化”;平时考核“随机化、小组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树立“观察病情”的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负责人霍枚玫对所负责的《成人护理》课程改革建设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成人护理》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起点,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改革了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了考核评价方式和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筹协调,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形成实验室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社会服务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新模式,减少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的陌生感,提高了“理论—实践—医院”的适应性。

护理系主任刘义成总结了该系课程改革的三个特色,一是首推了课程负责人制;二是课程改革紧紧围绕创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来开展;三是课改的特色、创新和成效都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他对课程负责人两年来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护理系的课程改革是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实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我院护理专业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课程改革必须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观念;二是树立学生与教师“双向型”的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三是从单纯的知识灌注型向以全面加强智能培养为主转变。(护理系 霍枚玫/文 刘欢/图)编辑/祖萱、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