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31日,教育系团总支通过六大活动成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文化氛围,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走向深入。

一是组织学生参观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5月28日,教育系组织40余名学生代表,参观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在咨询中心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心理测评室、团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阅览室、沙盘室、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室及配套设备,进一步加深了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了解、深化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教育系20个在校班级围绕“美丽心理,健康成长”的主题,积极策划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参与,以美文朗诵、案例分析、辩论、情景表演、师生座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了主题班会。班会上,学生们讲出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对人生的困惑,全班师生一同探讨解决方法,在增进师生情感的同时,也使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疏导。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黑板报宣传活动。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班团支部积极搜集心理健康的相关资料,制作了如“树立阳光心态,体验快乐生活”、“关注阳光心灵,收获幸福人生”、“悦纳自我,欣赏他人;团结合作,互助成长”等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黑板报。这些板报紧扣主题、设计新颖、选才得当,并配有学生亲手绘制的插图、漫画和心灵寄语,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完善危机干预机制。5月28日下午,教育系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心理筛查软件,对2012级五年制学前教育4、5、6班150余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重点筛查,并为他们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对全系20个班级所有在校生进行了集中、系统的心理问题排查和统计,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纪律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备案和重点关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进行积极干预。

五是开展“心灵鸡汤”读书活动。教育系号召学生充分利用资源,向学院图书馆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借阅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读物,利用早晚自习、课间时间组织学生认真赏析和学习。不仅向读者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也使学生明确了心理健康的测评标准、提高了自我调节能力,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指引,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也为他人奉上一捧清泉。


六是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教育系诚邀教心史教研室主任张佩萍老师为广大学生做了《自我约束与善待他人》的专题讲座。通过对常见心理现象的解读、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生动直观的向学生传递了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的有效办法,使学生受益良多。为学生如何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指明了方向,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期一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在系领导的指导下、学管办教师的努力下、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的提高了全系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系 潘洋报道)编辑/张飏